英雄论
英雄论1
古人爱论英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以苏子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为代表的诗词作,还是以施耐庵的《**传》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亦或是孟德与刘备流传千古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英雄”这个词,成了古人毕生的向往追求。
仔细想了想,似乎英雄就是那些建了丰*伟绩的奇男子。我却不苟同于英雄仅仅只是男*的说法。
何为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若仅是狭义定义为驰骋沙场的将帅,或是一统天下的帝王,我总觉得算漏了一些人。
美人为何不能是英雄?为何会有红颜祸水一词?为何“女子无才便是德”?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换了个“此亡国之物,留之何用?”的结局;李清照闺中诗传出,名动全城,却依然不被当时的文人*客所认同;好似贤德端庄的女子必得像无盐。分明是为那些失败的“英雄”设置的挡箭牌,为男*失败的一个理所当然的搪塞。
英雄为什么必定要站在所谓正义的一方?遥想三国三足鼎立之时,并没有所谓的正义;势利之争,没有所谓的正当与不正当手段。为何曹*非得背上*雄的蔑词?
英雄中也有失败的英雄,不可因为失败就完全否认一个人。可怜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哪还会有什么好名声?“项王...於人之*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可笑古人,只看成败论英雄。**之中也只有一才女,叹道“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可笑古人,不解何为英雄,谁为豪杰。
现在看来,稼轩的一句话倒是说得妙: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英雄论2
话说这三国时期人物众多,个个都无与伦比,不是勇猛过人,就是足智多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谁才是真正的三国英雄。
吕布,能征善战,在三国中无人能敌,连关羽都要拜三拜,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惜他有勇无谋,贪图美色,最后被曹*和刘备所杀,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关羽,武艺过人,既有勇,又有谋,在三国中武艺第二,有“武圣”之美名,终身跟随刘备,从不“远走高飞”,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过于自信而败*麦城,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曹*,有一统天下之志,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滑狡诈,是“*雄”,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司马懿,足智多谋,跟诸葛亮有得一拼。他的儿子也是统一三国的人,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胆小怕事,有十五万大军都不敢攻打诸葛亮的空城,错失了杀诸葛亮的好机会,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诸葛亮,才高八斗,能舌战群儒,经典战绩有:*船借箭、空城退司马,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缺乏武艺,根*没有能护身的*领,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张飞,武艺过人,声如霹雳,曾在长坂坡吓退五万曹军,致使曹*的一员大将吓破胆而*,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常因为喝酒误事,徐州丢失就是它的**“战绩”,最后*于喝酒,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周瑜,武艺高超,计谋也不比徐庶差,在苦肉计中,周瑜巧让黄盖降于曹*,火攻曹营,使曹*败军华容道,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把自己给气*了,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三国英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能算半个英雄。后人只有取其之长,补己所短,才能做到十全十美。正如 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英雄论3
英雄是什么?是那些不顾环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还是那些顾重大局,看形式而救人于水火的人。前者因逞匹夫之勇,因小失大,后者则在助人时把危险降到最小。论英雄,显然为后者。
英雄不是那种不顾后果地帮人。而最终人没有帮成,自己也讨不到好。而以下是一组英雄与狗熊的对比:
在1982年7月11*,第四军区大学的学生张华,为抢救的是一个掏粪老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生前,人们夸他是大学生中的雷锋,是雷锋式的大学生。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一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短促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理想:“一个人为做一件伟大的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是崇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