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若论成*之容易,无出司马炎之右者。
公元265年8月,在做好所有的称帝准备工作后,时年55岁的司马昭突然病*,喜提晋王爵位的司马炎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大好局面:
内部,经过祖、父两代人的接力式党同伐异,司马家族的所有反对者、心怀不满者、不顺从者都被血腥清除,连胆敢试图反抗的皇帝曹髦都被当众*掉。司马家族已经彻底掏空了曹魏、掌控了**;
外部,在两年前,曾经持续进攻中原数十年的蜀汉**已被司马昭**,司马家族的威望如*中天。并且,维系南北对峙的实力均衡已经荡然无存,苟延残喘的东吴俨然成了现成的*劳,等着司马炎去拾取。
于是,仅仅四个月后,司马炎不费吹灰之力、正式完成了家族篡位大业的最后一步:称帝。
当年12月,当初曹丕代汉的全套流程再次上演:经过一番隆重的仪式后,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主动”禅让帝位给司马炎,后者改国号为“晋”,司马氏祖孙三代的接力**长跑以大获全胜告终。
司马炎可谓是躺赢。从随后的执政表现来看,他一度体现出了开国皇帝的应有素养:
他一改过去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司马昭秉承的残酷杀戮方针,代之以仁厚治国。刚刚称帝,他就宣布免除对曹魏宗室的禁锢令,允许他们像寻常人一样治学、入仕;下一年2月,又解除了曹魏立下的对汉朝刘氏宗室的禁锢令;
继续善待刘禅,不仅延续其安乐公爵位,还任命他的一个子弟担任驸马都尉。对于曹魏末帝曹奂,司马炎更加优待,虽然已将其降格为陈留王,但却允许其继续使用天子旌旗、仪仗,在封地内保留全套曹魏旧制,而且上书时无需称臣。
司马炎的这些举动,诚然有缓和内部矛盾、安定蜀地人心、劝诱东吴君臣的盘算,但相较后世对前朝皇室奉行斩*除根式无情杀戮的开国君主,他的胸怀、格局无疑高人一筹。而且,他的善政远不止于此,那时的所有政策,基*都是与曹魏反其道而行之。
史书称:“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他于公元268年初下诏宣布:“朕守遗业,永惟保乂皇基,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把无为而治、简政宽刑作为治国方针。
在解除曹魏宗室禁锢令的同时,司马炎还废除了外地将领、州郡长官把重要家属留在京师当人质的制度;公元273年,他给当初冤*在蜀地的邓艾平反,任命其孙子邓朗为郎中。
他禁止奢华、厉行节俭,曾把自己御车的青丝牵牛绳换成了青麻制品。
同年12月,他向郡县、封国下达了五条诏令,颁布了自己重点推行的五项工作:其一,正身,提高自身修为;其二,勤百姓,为百姓而勤政;其三,抚孤寡,关爱照顾弱势群体;其四,敦*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一国家根*、**商业;其五,去人事,即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从后来的落实情况来看,以上举措不排除有**、收买人心的意味,但究其初衷,显然是针对曹魏后期***渐苛刻、盘剥*益严峻的情况,以缓和矛盾、发展经济、提高国家实力,并且借以在多年的残酷斗争后重拾人心。
对外,当时的东吴在孙皓的**下**残酷、颓势尽显,但司马炎并没有急于求成。一方面,他安排名将羊祜坐守重镇荆州,推行了“以善取胜”的灭吴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
经过长达10余年的充分准备后,公元279年,司马炎无视一些世家大族的反对,兵分五路、对东吴展开全面进攻。得益于前期极富耐心的经营,此时的双方无论实力、军心、民心都相去甚远,仅仅四个多月,东吴灭亡。
在司马炎的手中,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宣告结束;如果从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董卓算起,**、混战了90年的中原终于再次归于统一。终结乱世、混一华夏,这是多少封建帝王孜孜以求的伟业?司马炎虽然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取得这一成就,但完成得如此*净利落,无疑值得称道。
鉴于当时的司马炎仅有45岁、仅仅当了不到15年皇帝,如果能吸取前代教训、以制度消弭各方面的矛盾与隐患,从而奠定一个全新大一统帝国的稳定与强盛根基,他极有希望成为继秦始皇、汉武帝之后又一位备受肯定的标杆*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