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我国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之一,几乎人人都喜欢吃,这就导致了土豆的短缺。由于各种天气因素的影响,马铃薯大面积减产,价格暴涨!
英国是马铃薯消费大国,每年吃掉约175万吨冷冻薯片,平均每人每年吃掉约100公斤马铃薯。但是今年欧洲发生了*旱,土豆产量大减,土豆个头也不大。据英国《每*电讯报》 19报道,市面上卖的薯条也比往年短了3厘米。据悉,土豆价格从去年的每吨10欧元飙升至今年的每吨250欧元。
黑龙江农民南下广东冬季种一年土豆脱贫。
再过半个多月,来自黑龙江绥化望奎县的王立胜就要去广东湛江捡地,准备冬种。
从2014年开始,每年秋天,都有一批东北农民跨越4000公里,像大雁南飞一样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在湛江濉溪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上种上土豆,期待来年春天的丰收。
在过去的四年里,最初在柴子村开辟的500亩试验田现已扩大到13000亩,覆盖了*滩、北坡、甘阳等乡镇。
这种极具创意的“北方马铃薯南植”,不仅跨越了空间,还让来自寒地黑土的马铃薯在**南方的红土地上生根发芽;还“穿越”时间,让东北农民享受一年两丰收的喜悦;它带来了双赢,盘活了濉溪的闲置土地,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望奎龙树协会在濉溪县*滩镇柴子村租了4800多亩地种土豆。张凤凤摄
猫从冬天种到冬天:“如果做好了,我们一年可以种两茬。”
就在几年前,“冬种”对望奎县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
东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农作物一年只能生长一次。在绥化,金秋十月,气温已经低至零下,**就是“千里冰封,**雪飘”。农民早就习惯了春种、夏收、秋收忙和“猫冬”——热炕头,打牌聊天,避开漫长的冬天。
别说普通农民,就连望奎县****会副主任李亚文,直到2012年才明白“冬种”这个概念。
这个自称“一个在村姑家里长大、工作的村姑,一辈子都是村姑”的乡镇**部,那年46岁,刚当上望奎县董娇镇党委书记。
在那年的一次马铃薯产销对接会上,李亚文得知广东、福建一些地方可以冬季种植马铃薯,收购价几乎是黑龙江的两倍。
“我也可以在冬天种田。我觉得那会很棒。我必须为我们镇上的人们找到一些东西。如果真的做到了,我们一年可以种两茬。”李亚文告诉南都记者。
李亚文所在的董娇镇是一个马铃薯种植大镇。早在1998年,**就注册了第一个马铃薯商标“黄麻子”。
李亚文告诉杜南记者,和许多东北农民一样,东郊农民有将近半年的空闲时间。“一般人都有5、6亩地,收割后自给自足,外出打工的很少。十月,当农民清理田地时,天开始下雨了。到了11月,农民们就没事*了,他们会在家里过一个‘猫冬’。我只想给他们找点事做。不要闲着。”
带着“从北方到南方种土豆”的想法,李亚文“左”了。她先去福建学习冬季种植的经验,**回广东寻找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土地。3354她拿着地图一路往南,惠东,开平,徐闻,海安,濉溪,这些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用双脚踩在上面。
李亚文濉溪县*滩镇柴仔村的土地上
被拒之门外,甚至被*出去当访客;一场台风过后,汽车翻车,陷入泥沼;哈哈,一路跑不成*是常有的事。“那时候我才四十多岁。我也年轻,好斗,不知道如何害怕。”李亚文笑着感慨。
找了就是三年。
“我一年到头都不能出去。他们大多利用我们春种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去寻找。有时候一年跑两次。”李亚文说,马铃薯的生长对温度、气候、土壤等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她每次去那块地,都要带回20斤左右的土样。“在不同的地块上选几个点收集一些土壤。回家后我会放在盆里试种,**送一些去测土壤酸碱度。”
李亚文说,在她寻找的地方,几乎70%的土壤都适合种植土豆,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温度和气候。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要打听当地的历史天气情况,了解当地人。“适合土豆生长的温度是18-25度。像湛江,40年不霜降,你敢放心种,广州附近不行。一旦有霜冻,土豆就会被彻底消灭。”
最终,李亚文来到雷州半岛,将目光投向了位于北部湾北岸的濉溪县*滩镇。气候温暖湿润,沙地属于红沙土,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此外,当地农民大多以捕鱼为生,闲置农田广阔平坦,更适合大规模种植和大型农机作业。
“就放在这里吧!”在当地镇*部的帮助下,李亚文终于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土地。
2014年9月,李亚文带领家乡的几个种植户在*滩镇柴子村试种了500亩土豆。2015年,大型“北薯南薯”正式开业。
从黑土到红土:“跑这么远来种地不是扯淡吗?”
“跑这么远来种地,那不是胡闹吗?”
2014年9月,望奎县火箭镇贫困户郭征报名到太仔村试种时
,家中年迈的父母将信将疑,郑国却笃定地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在家猫冬也没事*,最多串串门,时间全白瞎了,当然想去广东长长见识。郑国对南都记者说。
郑国当时在望奎县龙薯联社打工,这是一个由东郊镇和火箭镇4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组建而成的经营主体,社员多达1700名,被称为合作社中的航母。
2014年,郑国和望奎县十二三个农民,在钗仔村的红土地上度过了第一个暖冬。郑国被分到17亩地,种了大西洋、荷兰等品种马铃薯。长得真是好,就是这红土地和我们家的黑土地不一样,水肥流失快,得勤灌溉,勤施肥。
一台价值130-140万元的*药机,5分钟能*10亩地。张锋锋 摄
李亚文告诉南都记者,头一年试种的500亩马铃薯,没挣也没赔。钗仔村的温度、气候、土壤都适合马铃薯生长,没挣到钱是因为头一年没经验,我们对南北种植技术的差异没把握好,在**上出现点问题。
尽管没挣到钱,但有了经验积累,李亚文觉得心里有底了,笃定这事能成。她拍板以每亩650元的价格,在*潭镇租用4830亩土地,承包期为10年,主要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
2015年秋天,望奎县50多名农民如大雁南飞般迁徙至遂溪,大规模的北薯南种正式启动。
遂溪距离望奎约4000公里,许多农民都和郑国一样,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为打消农民的顾虑,李亚文专门拍了一些当地情况的**提前播放给农民看,介绍当地情况。北薯南种由龙薯联社推进,所有农民集体住宿,统一作业。
为便于机械化种植,李亚文还将35台套大型农机具和6套大型*灌设施运往遂溪,总价值上千万。
此外,她还包了车,将米、油,甚至还有酒发往遂溪。 我们基层*部都是服务员,当然得给大家整到位了。就希望大家能把活*好,别有后顾之忧。李亚文笑言。
来自寒地黑土的马铃薯,就这样在南国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来年春天收获时,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亩产2.5-3.5吨不等,收购价每斤约1.2元,每亩地净赚2000元。种完马铃薯,龙薯联社会留少量人种植青储玉米,供应广东*土企业燕塘牛奶,每亩又收入600元。其他农民则回到望奎,开始新一年的马铃薯春种。
这些来自东北的农民,终于也享受到了一年两茬甚至三茬收获的成就感。
尝到冬种甜头后,每年报名去遂溪种地的农民络绎不绝。如今,望奎农民在遂溪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3万余亩,遍布*潭、北坡、杨柑等几个乡镇。
从贫穷到富裕:忙忙乎乎的挺好,都是实打实的钱
郑国怎么也没想到,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去遂溪种一年马铃薯后就轻松摘掉了。那心情,就像是你一个多月没见荤腥,一下子吃到肉的感觉。郑国笑着对南都记者说。
郑国今年32岁,家中有年迈父母,在火箭镇时,一家三口守着一共不到14亩地。种点土豆或玉米,一年就一茬。也打过工,但我们这工厂、工地都少,活不好找,4月出去,11月天冷就回家。一年下来最多挣两、三万元。
从2014年至今,除2016年家里有事耽搁外,郑国已在遂溪度过了3个冬天。2015年,北薯南种正式开始后,郑国分到30多亩地,来年卖掉马铃薯,净挣约7万元,当年就脱贫了。
我们机械化种植程度高,也不怎么费体力。用播种机,30来亩地一个多小时就种好了,*药机更快,也就十几分钟。郑国说,闲暇时他会和钗仔村的农民唠唠嗑,有时也会去湛江市里逛逛,或者就去附近转转,看看大海。
同样因在遂溪种地摘掉贫困户帽子的,还有51岁的刘站国。他家5口人,在老家守着20亩地。能吃饱,不受冻,但也存不下一分钱。即使农闲时出去打散工一个月一两千块钱,*子还是拮据。刘站国对南都记者说。
2016年,刘站国因贫困户身份获得照顾,获得了南下冬种的机会,当年净赚3万多元,年收入翻了一番。后来,刘站国的妻子也随他到了遂溪,给乡亲们做饭,家里的*子更红火起来。我现在从广东回黑龙江都坐上飞机了,家里还装上了空调,这在过去都不敢想。
事实上,在最初启动北薯南种时,李亚文便有意将政策向贫困户倾斜。
她曾专门召集各村开会,要求每个村发动贫困户去。2015年赴遂溪种地的50余名农民中,27人都是贫困户。我们这儿很多户都是因病致贫,就希望能给他们找个机会挣钱,别继续穷下去。土地、种子、肥药钱都先赊着,由龙薯联社垫付,等来年收获了卖了钱再抵账。
南种的北薯不愁没销路。
李亚文长期研究订单农业,遂溪的马铃薯订单化种植面积已达60%以上,还没开种就已和上好佳、百事、达利园等加工企业签了合作协议,产品由企业全部收购。
一年下来,贫困户平均每户能挣约5万元,3年来共有110户贫困户脱贫。合作社的收益也提高了,人均增收1万元。这令李亚文充满成就感。
广东真好,一年365天,只要你想*,天天都有活*。一年能种两三茬庄稼,几乎想啥时候种就啥时候种。刚到遂溪的第一年,郑国曾如此感慨。
如今,原*习惯于猫冬的郑国也享受起一年种两茬、整年忙碌的感觉了——10月在遂溪播种,来年2、3月收获,卖了马铃薯后回望奎,正赶上东北春耕,无缝衔接。忙忙乎乎的挺好,挣的都是实打实的钱。郑国对南都记者说。
今年,郑国还继续申请去遂溪冬种,就是不知能不能批,申请的人太多了。
由于红土地的涵水能力低于黑土地,自动行走式*灌机南下后利用率更高。
从租地到共赢:希望南北合作能更深化,更长久
从北薯南种中获得是实实在在好处的,不仅仅是望奎的农民。
55岁的李马生在*潭镇钗仔村开一家小卖部,他告诉南都记者,2014年以前,自己以农耕为生,以种番薯为主,每月只有两三千元收入。现在,儿女外出打工,家里的十来亩地全部租给龙薯联社用于马铃薯种植,每年能收到六七千元的租金,自己和妻子再在农场附近开个小卖部,为农民们卖水、啤酒、小零食等,每个月可以盈利6000元左右,生活水平比三年前提升了不少。
李马生说,他接触到的东北人都很友好,和*地村民之间互相帮助,有时候*地村民紧急需要机器犁地时,龙薯联社会将机器借给他们。农闲时,龙薯联社的社员们喜欢聚会,他们经常邀请李马生等小卖部商户们一起聊天喝酒。
*潭镇钗仔村支书曾马胜告诉南都记者,北薯南种的启动,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土地资源,带去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并提供了就业机会。
事实上,当初李亚文拍板以每亩650元价格租下土地时,当地土地的租金水平还在250-300元每亩。当时我们东北的地都是每亩500元,但只能种一茬。广东能种两茬,而且收购价还高,不亏。李亚文解释。
土地租价的上涨令遂溪的农民获得实惠,也解放了生产力。以前村里的地很多都是闲着,现在把地租出去了,人们可以出去打工,或者在农忙时去帮忙收获,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李马生说。
在钗仔村经营家具店的邓永恒告诉南都记者,自2014年龙薯联社来了之后,大大增加了当地的生气,当地人的生意越来越好做,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北薯南种还将东北先进的农业科技带到了遂溪。他们用大型机械进行大面积的农产耕作,这是以前我们都没见过的。比如*药机5分钟能*10亩地,收割机平均每分钟能收割1吨玉米,以及自动行走式*灌机解放双手,这些让我们大开眼界。邓永恒说。
从黑龙江南下广东的部分农机具
对此,广东省遂溪县*潭镇党委书记庞伟表示,我们也希望通过南北合作,包括对农民,对我们的认识有个提高。我们向东北的机械化学习,希望通过东北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想法,更加促进我们当地规模化的发展。
*潭镇镇长梁盘说,黑龙江人千里迢迢来掘金,不但推动*潭马铃薯生产的发展,还将带动玉米、番薯等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发展。*地农民增收,黑龙江老板发财,无疑是件大好事。
2017年3月,李亚文调任望奎县农业局局长;7月,又调任望奎县****会副主任,主抓域外经济。她的工作重心已不仅是东郊镇,而是扩大到整个望奎县。
只要身体允许,还是想为大家多做点事。谈及未来,如今已52岁的李亚文依然壮志满满,不单单是扩大‘北薯南种’的面积,下一步要让南北合作更加深化。不单单是租地,而是让当地的村民也入股,双方共赢才能更长久。
去年,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正式建立对**作关系。随之,在望奎县与遂溪县率先展开农业跨区域合作的基*上,绥化市也与湛江市结成了对**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