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制度是**古代祭祀的一种文化。皇帝的庙号和谥号更是对一个皇帝一生*绩的评定。所以庙号和谥号是人*以后才评定的,像康熙皇朝里大玉儿一口一个:我孝庄……显然是不合理的。
关于古代皇帝的称呼,一般是隋唐以前的称谥号唐高祖是谁,隋唐到宋朝称庙号,元朝比较短而且皇帝也不多都会直接称名字,明清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努尔哈次皇太极都是称呼年号,另外明英宗因为**过,溥仪是末代皇帝,所以比较特殊。
之所以是这样,是由于,在隋唐以前,大臣们还是比较敢说话,皇帝的谥号确实能代表他一生的*过,而且当时庙号不是人人都有的。而到了唐朝,谥号不仅泛滥还特别长,最多达到24个字,几乎把好听的字眼都用上了,这个时候就开始用庙号来定*绩了。
关于庙号的制定,有一套完整的规则。
祖有*而宗有德。
一般来说,只有开创基业的皇帝才能称祖,守诚的皇帝称宗。
要知道,古代皇家的祭祀,天子七庙唐高祖是谁,也就是说从当前皇帝往上数七代才能留在太庙,如果超过了七代,那么就要把亲缘关系最远的迁往远祖庙称为祧,而始祖和有庙号的皇帝是可以不祧的。
当然古代皇帝未必自己是始祖,基*上都是追溯自己的**和**几辈的,但是只有太祖才能算始祖。而关于谁是太祖,也有一套规则。
即开创基业者为太祖,继承基业称帝的为高祖。
比如李渊和曹丕都是高祖,是因为李渊称帝,但是李家的基业却是他**李虎打下来的,曹丕称帝的基业来自曹*。因此这两家的太祖就是李虎和曹*了。
当然,还有个特例就是司马三代。按理说司马家的皇位是司马懿创下的,那么应当追封司马懿为晋太祖,但是司马炎却反过来,追封自己亲爹司马昭为太祖,而司马懿却是高祖。这是由于司马懿还有个长子司马师,司马家的权利过度是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过渡的,而司马昭当年在选继承人的时候有个情况,那就是虽然自己大哥司马师无子,但是在司马懿还在世的时候司马昭就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大概司马懿当年也没考虑到自己家会称帝只是想给司马师留个香火,这下就造成了司马昭长子是司马炎而自己二儿子司马攸理论上却是司马懿的嫡长孙。尽管纠结到最后的司马昭还是选定了司马炎为继承人,但是同样优秀的司马攸也开启了自己悲剧的一生,不仅最后被*吐血而亡,也因为这层关系,司马炎为了确定自己的合法*,就追封司马昭为晋太祖了。
那么刘邦其实就是汉太祖,而之所以被称为汉高祖,是来自司马迁史记的记录。
《史记·卷八·高祖*纪第八》记载:“群臣皆*: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对于司马迁来说,也记载了汉太祖刘邦的称呼,表明其因为*劳最高,所以谥号高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迁之后,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将原《史记》的“高祖*纪”换成“高帝纪”。但是,对于后人来说,一是受《史记》影响,二是为了表示对刘邦的尊敬,也就延续了汉高祖这一称呼。
因此,刘邦,汉太祖,谥号高皇帝。而并非是汉高祖,汉朝也没有高祖,这个误会就一直延续下去了。